欢迎访问孩子叛逆_不想上学_沉迷游戏_早恋怎么办_ 襄阳市西典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0710-344888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家长课堂
告别孤独要靠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人或许可以忍受饥饿、压迫等一些痛苦,但却很难忍受另一些痛苦,其中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完全孤独。近日,《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上刊载了一项有关孤独的研究,预测3/4的美国人都感到非常孤独,并在研究中发现,人一生中有三个主要的“孤独坎”,分别是20多岁后期、50多岁中期和80多岁后期。

孤独感越来越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精神病学教授、上述研究的参与者之一迪利普·杰斯特表示:“孤独率上升已不再是新闻,孤独已成为放进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在一项2万名美国人参与的调查中,超25%的人认为没有人理解他们,43%认为他们周遭的人际关系毫无意义。在英国6千多万人口中,超过900万人表示经常感到孤独,为此,英国政府2018年初委任了世界首位“孤独大臣”缓解国民孤独。在日本,老年人“孤独死”成为政府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因孤独而萌生的职业也千奇百怪,如租人出席同学会,租人假扮亲人、恋人等。《日本经济周刊》称,15.8%的日本人在家庭之外没有任何社交活动。

在我国,由于家族意识浓烈,圈子文化流行,人们的孤独表现得似乎并不严重,但畅销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描述的“中国式孤独”却得到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书中展现了很多人虽然最终获得众人及社会的认可,却很难找到一个能说真心话的朋友。

由职场社交平台“脉脉”调查上万名70后、80后、90后职场人的数据显示,61.47%的人平时会感觉孤独,排在前五的原因分别是“背井离乡”“单身”“贫穷”“缺乏朋友”“事业上的挫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63%常常会感到孤独,其中54%的人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会感到孤单。

“孤独本就与生俱来,只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孤独感愈发明显了。”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说,当下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日益发达,即使相隔千山万水,沟通起来也非常方便。但与此同时,沟通便捷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物欲和竞争与日俱增,人们之间反而缺少了心灵的碰撞,变得越来越孤独。另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价值观的迭代速度也更快,人群、代际之间的思想代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孤独感。

孤独有三个高峰

肖震宇表示,孤独强调的是一种封闭的心理反映,是指一个人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具体包括:与亲人熟人分离产生的“人际孤独”;无法满足内心需要和深层体验的“心理孤独”;个人价值无法得到社会认可的“存在孤独”。研究发现,人一生中有三个时期最容易感到孤独。

20多岁后期。研究显示,25-30岁的人感到孤独是因为压力太大。肖震宇表示,中国情况也很相似,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去异国他乡孤身发展的情况非常普遍,远离父母亲朋,失去了亲密关系的依赖,就会形成人际关系层面的孤独。此外,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都是职场新人,常感觉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很大落差,容易导致心理孤独。

50多岁中期。研究称,这一阶段的人群会明显感觉身体健康状况走下坡路,慢性病逐渐缠身,这会让人感觉到孤独。“健康状况不佳会让人产生失落、无助等消极情绪,一旦无人述说或不能被理解,便感到孤独”肖震宇说。此外,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普遍的生存情况是:子女独立生活,家庭开始空巢化,自己也将面临退休,这些让中您人群感到格外孤独。还有些人会出现“中年危机”,心中的理想抱负尚未实现,但时间已经匆匆而过,这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出现怀疑,出现“存在孤独”。

80多岁后期。研究指出,“丧偶”是这一年龄段人群感到孤独的主要原因。肖震宇说,直面死亡让老年人难以消解心中的恐惧感,甚至变得患得患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不少研究表明,老年人年龄越大,孤独感越强烈。此外,80岁以上高龄老人或多或少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这给老年人的安全感、自尊心带来了伤害,导致他们负面情绪增加,再加上空巢现象严重,缺少关爱,就会大大助长孤独感。

驱散孤独需要智慧

有研究证实,孤独会增加负面情绪,使人容易焦虑、恐慌、压力增加,而且更容易患抑郁症。此外,孤独还会引起免疫力降低,使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美国杨百翰大学一项针对300万人的荟萃分析称,常感到孤独的人死亡风险增加26%,社交隔离的死亡风险上升29%。研究显示,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烟,甚至比不运动带来的危害还严重。

肖震宇认为,一般情况下,短暂的孤独不会伤害健康,但是一旦孤独感持续时间较长,比如超过半个月,就需要警惕其危害。及时纾解孤独,需要大家运用智慧,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独立精神。

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过度依赖会导致人格不独立,一个人格不受他人关注,就容易出现孤独情绪。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比如积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规划自己的生活目标,有所追求。

2、勇敢走出去。孤独的人首先要从封闭空间走出来,多参加户外运动,如公园散步、徒步、旅游等。不要觉得自己忙没有时间参加,净化心灵,身体才会更健康。

3、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总是愿意和与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交往。而一个人能够包容不同的价值观,才更容易融入社会。老人尤其要重视这点,因为有很多老人与当下社会有所脱节,还保持着中青年时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与年轻人沟通就会很艰难。老人不妨对年轻人的生活抱有开放心态,年轻人不妨多些耐心,多给老人讲讲新事物,传递一些新思想,这样两代人相处起来也会舒服很多。

4、多做有益社会的事。有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是抵御孤独的保护因素,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只有一个人的价值被他人认可,这个人才不容易出现“存在孤独”。帮助他们有利于自身保持乐观,增强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