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11岁的女孩桃桃(化名)因“厌学”前来就诊。她妈妈气哼哼地说:“一让她学习,就开始装病,不是头晕就是肚子疼,玩手机时啥毛病也没有,气死我了。”桃桃眼里噙着泪水,一句话也不说。等妈妈离开诊室,她才吐露心声:“爸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我。我在学校成绩一般,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
-
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而负面、消极的思维行为模式会阻碍我们发展、成长。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学者就曾指出,以下8个坏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最常见、最主要的绊脚石。 总找借口。在遇到挑战和面对失败时,你一般会怎么和自己说话?"哎呀
-
及时鼓励不打搅 敢于放手少唠叨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时总分心,专注力特别差,不知该如何是好?需要说明的是,孩子总分心可能是因为大脑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专注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一般来说,1岁的孩子专注力为2~3分钟,2~3岁为5~8分钟,3~4岁为8~10分钟,4~5岁
-
8月下旬,西典心理少年军校,人又多了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把困惑塞满这间7平方米的办公室:“一说话他就急,看见我就像仇人一样。”“他最近半年一直在家,现在这种情况,上学有没有问题?”“这样是不是要终生吃药?将来还会回到正常的生活吗?”“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家长们不知道,早在来军校前
-
说到"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不发炎、不疼痛、没有"三高"等,这么想其实只对了一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从医近30年来,我对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观察和思考
-
学校霸凌事件时有报道,让家长们心惊肉跳。啥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甚至霸凌,又该如何防范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以下几类孩子就容易被霸凌者盯上:一是性别角色不太"典型",比如男孩说话有点"娘娘腔"的;二是外貌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如肥胖或瘦弱矮小的孩子容易遭受嘲笑、排斥、羞辱甚至身体伤害;三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